模仿很重要,我们该怎么训练呢?
2021/04/27 09:08:50
是指个体自觉或不自觉地重复他人行为的过程,模仿是学习和发展的基础,是儿童学习的一个重要的方式,可以让儿童感受到不同的情绪状态,对儿童的语言能力发展有着重要的作用。模仿的先决条件是专注力,记忆力,动作能力。尤其在儿童方面,儿童的动作、语言、技能以及行为习惯、品质等的形成和发展都离不开模仿。所以,模仿对孩子的成长尤为重要,对于我们的特殊孩子,模仿技能大多处于未完全发展的状态,影响了各方面技能发展,孩子进入机构训练,模仿是学习各项技能必不可少的先备技能。但有很多家长和老师却疏忽了对这项技能的建立和培养,常常不能正确认识和处理孩子存在的问题。
我家孩子什么都懂,怎么就不说话?
孩子活蹦乱跳的,怎么就不会用杯子喝水?
孩子的手很灵活,可以拆玩具,却不会挥手再见?
……
类似这样的问题,大部分的问题都在于模仿能力的欠缺,那我们要怎样正确认识和培养孩子的模仿能力呢?
1.孩子必须能适当安坐
2.有观察他人的眼神
3.愿意配合接受他人的辅助
4.必须具备完成该项模仿技能的能力,如握笔涂鸦,孩子必须具备手拿物品的能力
1.使用物品进行粗大动作模仿
如:模仿把积木放到容器里、按铃、摇响沙锤、敲玩具棒、把玩偶放在推车里并推车、喂布娃娃或填充玩具、把玩具电话放在耳边、用杯子喝水、用梳子梳头等。
2.粗大动作模仿
如:举胳膊、挥手、起立、坐下、拍桌子、摸肩膀、摸头、拍肚子、跺脚、摇头、点头、跳、蹲、转身、前进、敲门等。
3.使用物品进行精细动作模仿
如:插小棍、用纸巾擦嘴巴、把晾衣夹夹在衣领上、把硬币放进储蓄罐、转门把手、串珠子、折纸、滚橡皮泥、拧开瓶盖、用指头捡起物品、单指按琴键等。
4.精细动作模仿
如:打开和紧握拳头、弯手指、搓手、十指相扣、摸鼻子、摸一个物体、指物品等。
5.使用物品和不使用物品进行口部模仿
如:张开嘴、微笑、鼓起双颊、亲吻、吹风车、吹泡泡、舔食物、舌头抵牙齿、舌头转动、抿嘴、嘟嘴等。
6.模仿活动伴随的动作声音
如:推小火车前进时,发出“呜、呜、呜”,拿杯子假装喝水的时候,发出“咕嘟咕嘟”,假装亲吻布娃娃发出“啵”,玩马跑步发出“哒哒哒”,推小汽车发出“滴滴”,玩老虎模型发出“啊呜”等。
1.复杂手部动作模仿
如:ok 、点赞、蝴蝶飞 、祈祷 、手枪 、指尖对指尖 暂停动作 、章鱼脚等。
2.复杂的物品操作精细动作模仿
如:插雪花片 、穿袜子 、简单简笔画 、抄写数字 、贴贴纸 、橡皮泥搓圆 、剪形状折纸 、夹珠子等。
3.复杂的大动作模仿
如:单脚站立 、向前跳 、转圈 、侧身运动 、深蹲 、横着走 、爬行 、体转运动等。
4.使用物品做复杂大动作模仿
如:推球 、踢球 、溜冰、踢毽子、打羽毛球等。
5.镜像模仿
如:摸脸、做鬼脸、闭一眼、举左手等。
6.速度模仿
如:慢走、快走、模仿快慢拍手等。
7.强度模仿
如:用力跺脚、轻跺脚、轻轻敲门、用力拍门。
8.不使用物品的假装动作模仿
如:开车 、喝水 、吃饭 、打电话 、骑马 、洗手 、梳头等。
9.自发模仿随意动作模仿
如:模仿大人穿衣打扮、模仿大人给娃娃洗澡、模仿大人招待客人、模仿老板卖东西等。
1.混合种类两个连续动作的模仿
如:梳头发后洗手、洗脸后把毛巾挂起来、指鼻子后转圈。
2.三个连续动作的模仿
如:拍手摸头跺脚、拿起娃娃跳起来抱住娃娃。
3.不对称模仿
如:伸左手迈右脚、左手拉右耳朵。
4.按顺序触摸物品
5.按顺序读出数字
6.仿说短语
主谓短语,如月亮湾,他钓鱼。
动宾短语,如放风筝,看书,洗衣服。
偏正短语,如红苹果,红色三角形。
并列短语,如老虎和大象,刮风下雨。
方位短语,如桌子下面,盒子里面。
量词短语,如一只羊,五头牛。
7.语调语速的模仿
如:语调(低沉→尖锐 ,大声→小声),
语速(较快→较慢)。
给予适当的消退式辅助是孩子掌握一个动作模仿的最快的途径
手把手——推动手肘——渐进式引导——普通手势——语言提示——独立
找准孩子辅助的基线,以最小的辅助孩子帮助孩子完成,最后让孩子独立完成。
对于所有的模仿指令都为:“这样做”或“做一样的”,随后做一个动作展示,不要将指令设置为展示动作的名称。如想教孩子的动作为拍手,在模仿课题中指令应该是:“这样做”,随后做拍手的动作展示给孩子。而不是下指令:“拍手”。(如果下了指令拍手那么随后展示的动作就成为了辅助,变成了一个听指令的课题,模仿和听指令是两个课题,注意区分不要混淆)
如果做到了以上几点,横向纵向展开训练,再做好目标的转换和目标的泛化,相信我们的孩子模仿技能会得到有效地提升,相应地也为其他技能的习得打下扎实的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