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利课堂:感觉统合《前庭神经系统介绍(一)》
2021/11/30 14:02:56
在胚胎51天大时,“神经管”就形成“内耳”的神经构造,内耳不只负责听觉的传递,也处理身体移动时所需的平衡感。而负责平衡的前庭神经系统指的是位于内耳中的三个半规管(外半规管、前半规管、后半规管)和耳石器官。三个半规管会侦测头部的转动幅度和强度,每当头部有些许晃动,例如弯腰、头向下栽或是快要跌倒失去重心时,三个半规管会以三个面向(原地转动、向前或向后转动、向侧面转动)精准计算出转动的变化,并且通知大脑借由平衡反应或翻正反射,将身体拉回平衡姿势,不让头部受伤,保护身体的安全。耳石器官则是侦测加速、减速和地心引力变化(垂直、水平、前后)的器官。
人类能发展出追、赶、跑、跳、碰等独特又协调的动作能力,就是依赖成熟的前庭神经系统功能。婴儿在4个月时就会抬头及翻身,7个月会坐,9个月会爬行,11个月会放手站立,13个月会自己走路,4岁喜欢跳跳床和荡秋千,7岁左右喜欢溜直排轮、单车等,都是因为前庭神经成熟运作的成果。在三个半规管及耳蜗的耳石器官接收到的前庭信息,借由第8对脑神经(前庭耳蜗神经)传导到脑干的前庭神经核、小脑、网状神经系统、脊椎,神经信息上传到大脑皮质,以报告身体目前处于三度空间中的位置及速度,下传的神经路线则借由脊椎神经影响身体姿势及眼球的控制。耳朵的构造见下图。
前庭神经系统的主要功能之一是维持身体平衡和测身体的动态(头的速度、方向变化)前庭神经影响个体的姿势、平衡、肌肉张力、身体两侧的动作协调、眼球维持稳定的视觉和个体的警醒程度
(一)维持平衡
我们能协调地跑跳、转圈,在不小心踩到石头时,身体能快速地前倾以保持平衡,快跌倒时大脑知道“歪了、歪了”,而赶快下达指令动作,使身体恢复头上脚下、直立的姿势,这都是良好运作的前庭神经系统密切监控头部的位置和速度变化的功劳。
(二)维持正确姿势
良好的前庭神经系统帮助我们发展和维持正常的肌肉张力,使背腰肌的肌肉张力能够将脊椎挺直,不致弯腰驼背或从椅子上跌下来。肌肉张力若是太低,常会导致坐姿不良,例如写字、吃饭时用手支撑头,这也让我们容易感到疲累或不喜欢体能活动。
(三)发展出身体两侧协调的动作能力
使用剪刀剪纸时,左手拿纸、右手拿剪刀,两手可以合作无间;骑三轮脚踏车或溜直排轮时,左右脚轮流用力踩踏或轮流滑行,在时间顺序上两脚必须相辅相成、分工协调。借由身体两侧的协调与两侧整合,让孩子做跨越中线的活动,而不致用左手做左边的工作,换右手做右边的工作。
(四)让眼球能清楚对焦
身体移动时,前庭神经系统让我们能眼观四面,能预先判断地面的高度与软硬,避免跌倒或推挤、碰撞;甚至当我们做精细的协调活动,例如抄写黑板上的字时,拾头时眼睛搜寻黑板上的字在哪儿,低头时眼睛要找本子上的格子位置,眼球能在头动来动去的状态下,有效率地找到要注视的位置,这均是依赖前庭神经系统的功用。
(五)影响人体大脑的警醒程度
快速或突然改变方位的前庭觉刺激,可以活化大脑网状神经系统,使人精神亢奋、提升警醒度。例如:坐云霄飞车时会不自觉地睁大眼睛、大叫大笑;或将幼儿举高、抱着他旋转时,他会兴奋大笑。相对地,轻缓、规律的前庭觉刺激,可用来降低神经警醒度,使人感到安定、放松。研究指出,妈妈把婴儿用背带背在身上轻缓摇动,可减少孩子哭闹的情形;或在哄孩子入睡时,横抱着孩子左右慢慢摇,会让幼儿感到安全,哭泣的情形也会减少。
前庭神经系统是强而有力的整合中心,影响其他感觉神经的功效,例如视觉一空间知觉、听觉一语言功能、神经警醒度一专注力,进而影响学习过程及学习成效。前庭神经系统也会影响个体整体的动作发展,包括大小肌肉发展、眼肌协调,进而影响动作质量、动作效率。前庭神经系统亦会影响幼儿的情绪及睡眠,对幼儿整体生活质量相当重要。兹就前庭神经系统对人体的重要性举例说明如下。
(一)影响视觉、空间知觉和方向感
90%视觉神经系统的神经细胞都与前庭神经有关( Goddard,2005)前庭神经系统像指南针一样,让我们辨认上下、左右、前后、东西南北等定位感、方向感,因此我们的方向感有赖前庭神经系统的支持。孩子会认路回家、能够在学校找到教室、会在一排置物柜中记得自己的柜子,都是倚靠这种方向感一视(空间)知觉。在学习阅读及写字时更需依赖方向感、空间知觉,因此前庭神经系统影响幼儿以下的学习表现。
1.写字时能使写出来的字体大小保持一致。
2.写字时能使字和字的间距恰当。
3.能写在格子内或排列在横线上。
4.字的部首、部件比例适当。
5.写字的部件不会左右、上下颠倒或顺序排列相反。
6.数学的列式不歪斜。
(二)影响听觉和语言发展
声音是物质振动并通过介质传播产生的声波。前庭神经和听觉神经共享内耳当作感觉接收器,又共同借由第8 对脑神经(前庭耳蜗神经)传导。前庭神经功能可促进听觉处理功能,幼儿通过跑、跳、荡秋千等活动的前庭刺激,促进听觉神经更成熟、更有效率地处理信息,同时提升语言的表达能力,增进语言使用的频率。
(三)影响警醒度与专注力
前庭神经刺激进入网状神经系统,这是大脑的警醒中心,使人清醒。前庭刺激活化网状神经系统,造成安定及抑制的功能,让幼儿排除别的刺激,而能专注在应该集中注意力的地方。研究指出,专注力不足的幼儿可借由坐在大球上上课而达到促进注意力集中的学习效果;也可借由在椅子上放一气垫或坐在T形椅上等方法,为幼儿提供较多的前庭刺激,以改善幼儿的专注力。
(四)影响动作发展
前庭神经系统影响肌肉张力,对全身大小肌肉发展有直接关联。而高度技巧的动作所需的精准时间、顺序和方位速度感也都要仰赖前庭神经达成,例如马戏团的空中飞人、骑单车、溜冰等动作。在三度空间中所有动作的挑战均能驾轻就熟、自在胜任,都有赖高度成熟的前庭神经系统。
(五)影响幼儿的情绪
一个幼儿的自尊心、自信心都和他的游戏、体能、活动时的成功满意度有关。幼儿移动身体的能力常带来大量的喜乐,因此可常常带幼儿到公园玩秋千、溜滑梯、玩跷跷板等活动,这些都是能让幼儿开心的活动。若幼儿未发展出成熟的前庭神经系统,则会对这类游戏充满不安、害怕跌倒,时常表现出不安全感或退缩的现象。
(六)影响幼儿的睡眠
研究指出,前庭神经刺激会影响睡眠质量、睡眠和醒起的周期及快速动眼期睡眠。适当的前庭觉活动能让幼儿进入熟睡的睡眠周期中,良好的睡眠质量则可以促进身体成长,增进学习记忆力.
本篇文章摘自吴瑞文著《解放聪明的“笨”小孩》
如侵犯了您的权益,请联系我们更正或删除。谢谢!